2)三九九 东家西家罢来往(九)_金鳞开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的佃农,少数人也分到了自己的土地。最后余下的数千兵士,或是不想种地。

  或是没地可种,都划归孙守法部。孙守法一方面在驻地开展军屯。一方面又有了湖广粮食支援,对于扩充的这数千人马来者不拒,派了亲信家丁前往统御,正式受命为汉中总兵官,信心满满地肩负起汉中防御战的重任。

  ……崇祯十八年六月,夏收在即,西南风起,一艘艘满载粮食的大海船从越南会安(距今岘港之南三十公里),趁着季风驶往广东。

  在其中一艘大船的船首,矗立着一个蓄着长须,头戴儒巾的中年男子,他姓沈名逸文,乃是总督两广军事兼广东巡抚沈犹龙的远房侄子,与提督山东水师的沈廷扬也有亲戚关系。

  在中了举业之后,沈逸文便无心科举,奔赴族叔沈犹龙幕中,负责钱粮民事。

  他之所以会出现在这支船队里,正是奉了沈犹龙之命,前往越南会安,筹集粮食。

  此时越南正处于北郑南阮割据局面,阮氏为了对抗北方的郑氏,在会安开埠,招徕各国商贾,富国足兵。

  会安因此成为东南亚重要的贸易港口,因为距离琼州(海南省)只有七天海程,顺风到广东也只要半月光阴,所以明商多有在会安安家立业者。

  沈逸文到了会安之后,只觉得这里与广东府县几乎没有差别,尤其是明人聚集的明乡社,其中子弟一样身穿明服,说闽、广方言,用的是汉文汉字,一不留神就会遗忘自己身在外国之事。

  这些明朝商人在此地有的经营了数十年,有的数代旅居安南,控制了大量的田地。

  在小冰河期的影响下,地处热带的会安却是连年丰收。因为粮食转卖的利润不高,所以商贾们并不热衷采购大量粮食,对他们而言,用有限的舱位装载最大限度的高价商品才是王道。

  然而现在的大明缺的就是粮食,这也是沈犹龙派出沈逸文前来沟通会安明商的主要目的。

  作为半官方的使者,沈逸文还带来了沈犹龙作为两广总督答应的条件:只要明商能够为国尽心,他便以总督身份进言朝廷,请求朝廷给予这些化外之民以庇护。

  沈逸文一度觉得这个许诺过于昂贵,就算那些商贾倾家荡产都不足以回报浩荡隆恩。

  谁知到了会安之后,却发现自己堂堂总督使者,竟然连会安明商中的真正大头目都见不到。

  这种失落让沈逸文恨不得回去禀奏总督,大起天兵前来扫荡。然而在两个月的四处走动打探之后,沈逸文终于发现,自己赫然是井底之蛙,完全不知道这些华商在会安的地位。

  会安作为一个开埠城市,实权统治者是阮氏派驻的

  “翁该艚”。翁该艚负责管理

  “唐人”以及一切船只事务,有民事权、司法权、税务权。然而翁该艚光靠

  “艚另”——其

  请收藏:https://m.shijing6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